• 歡迎來到杭州科凌蟲控科技有限公司!
    企業郵箱內網系統英文法文
    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:

    400-660-9986

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新聞資訊  > 科普資訊  > 科普資訊之-白紋伊蚊

    科普資訊之-白紋伊蚊
    發布日期: 2025-06-09     點擊:46次

    白庫伊蚊(Aedes albopictus),又稱亞洲虎蚊或白紋伊蚊,屬于雙翅目(Diptera)蚊科(Culicidae),原產于東南亞,現已在全球熱帶、亞熱帶及部分溫帶地區廣泛分布,是重要的入侵蚊種之一。

    2. 形態特征 成蟲: 體長約210 mm,體色黑色,具有明顯的白色條紋(胸背中央有一條縱白線,腿節具白環)。

    喙(口器)細長,適于刺吸血液。 幼蟲(孑孓): 在水中游動,呼吸管短粗,尾部具毛刷。

    卵: 黑色,橢圓形,可耐干旱數月,遇水后孵化。

    3. 生活史 白庫伊蚊為完全變態昆蟲,生活史包括卵→幼蟲→蛹→成蟲四個階段,在適宜條件下(2530℃)完成一代需710天。

    卵:雌蚊在小型積水中產卵,單次產卵40100粒,卵可滯育(干旱環境下存活數月)。

    幼蟲:生活于小型積水(如花盆、輪胎、樹洞等),以微生物和有機物為食。

    蛹:不進食,12天后羽化為成蟲。 成蟲:雌蚊白天吸血(晨昏活躍),雄蚊僅吸食花蜜。

    4. 生態習性 孳生地:偏好小型、干凈的積水,如: 花盆托盤、廢棄輪胎、樹洞、竹筒、瓶罐積水等。

    活動特點: 白天叮咬(尤其是清晨和傍晚),攻擊性強。 飛行距離較短(通常<200米),主要依靠人類活動擴散(如輪胎運輸)。

    耐寒性: 卵可越冬,在溫帶地區仍能存活。

    5. 危害 吸血騷擾:叮咬疼痛,易引起皮膚紅腫、瘙癢。

    傳播疾?。?登革熱(Dengue fever)(主要傳播媒介之一)。 基孔肯雅熱(Chikungunya)。 寨卡病毒(Zika virus)。 黃熱?。╕ellow fever)(次要媒介)。

    二、綜合防制措施

    白庫伊蚊的防治需采取環境治理+化學防制+生物防制+社區參與的綜合策略。

    1. 環境治理(最有效方法) 清除孳生地: 每周檢查并清理小型積水(花盆、輪胎、瓶罐、排水槽等)。 翻倒或覆蓋可能積水的容器。 疏通屋頂排水管、堵塞樹洞(防止積水)。 水體管理: 對無法排干的積水(如水池、水缸),可投放: 滅蚊幼劑(Bti / 球形芽孢桿菌)。 食蚊魚(如孔雀魚、斗魚)。

    2. 化學防制 殺滅幼蟲: 使用蘇云金桿菌以色列變種(Bti)或吡丙醚(IGR)處理積水,殺滅成蟲:

    室內:電熱蚊香液(擬除蟲菊酯類)、噴灑殺蟲劑(如氯菊酯)。

    室外:超低容量噴霧(ULV)或滯留噴灑(如溴氰菊酯)。

    3. 物理防制 安裝紗窗、蚊帳(尤其白天防叮咬)。

    使用滅蚊燈(UV誘捕)(輔助作用)。 穿戴淺色長袖衣物(減少蚊蟲吸引)。

    4. 生物防制 魚類:在水池、缸罐中放養食蚊魚(如孔雀魚、青鳉魚)。

    微生物制劑:使用Bti(生物滅蚊幼劑)。 天敵昆蟲:鼓勵蜻蜓、蜘蛛、蝙蝠等捕食性生物棲息。

    5. 個人防護 使用驅蚊劑(含DEET、派卡瑞丁或檸檬桉油)。 避免白天在草叢、樹林長時間停留(白庫伊蚊白天活躍)。

    三、常見誤區及注意事項

    1. 誤區: “只有臟水才會生蚊”→ 白庫伊蚊偏好干凈的小型積水。

    “滅蚊燈能完全控制白紋伊蚊”→ 滅蚊燈對白庫伊蚊誘殺效果有限,需結合環境治理。

    2. 注意事項: 化學殺蟲劑需輪換使用,避免蚊蟲產生抗藥性。 社區共同參與(如清理公共區域積水)才能有效控制種群。

    四、總結 白庫伊蚊是極具入侵性和危害性的蚊種,防治核心在于清除孳生地,并輔以化學、生物、物理防制。

    由于該蚊種卵耐干旱,需長期持續監測,防止種群反彈。在登革熱等疾病流行區,政府、社區、家庭需協同防控,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。

    掃碼關注我們
    Copyright  @  2020  杭州科凌蟲控科技有限公司  版權所有    備案號:浙ICP備08008189號    

    聯系電話:
    400-660-9986

    微信服務號

    欧美日韩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_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_国产福利不卡在线_国产群3p交换在线